作者: 胡云華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5-08-19 10:29
中國菏澤網消息(記者 胡云華) “這部廉潔主題舞臺劇時長10分鐘,已在基層演出近50場,很受群眾歡迎。”舞臺劇《父老鄉親》藝術指導李保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。近日,包括該劇在內的我市5件作品,在第三屆“齊風魯韻?鑄魂化人”文化藝術黨課和廉潔文化建設視頻征集活動中獲獎。
據獲獎作品主創團隊介紹,我市推選的作品憑借深刻的主題內涵、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精湛的藝術呈現,從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,共收獲1個二等獎、4個三等獎。
二等獎作品《楊震卻金》,以東漢名臣楊震 “暮夜卻金”典故為核心,創新采用“穿越時空的對話”形式,將古代東萊郡(今巨野境內)楊震拒賄的清廉故事,與新時代基層治理“微腐敗”現實案例并置呈現。
三等獎作品《一個菜團子》,講述了戰爭年代艱苦卓絕之際,戰士們雖食不果腹卻嚴守“不拿群眾一針一線”紀律的故事。通過一個輾轉傳遞的菜團子,再現軍民“部隊愛護人民,人民愛戴部隊”的魚水深情,在惡劣環境中彰顯共產黨人的清廉本色與為民情懷。
獲獎作品《王瑸除霸》,講述的是清朝乾隆年間御前侍衛王瑸“大義滅親”的民間佳話。王瑸是牡丹區吳店鎮賈胡同村人,面對橫行鄉里、欺男霸女的惡侄,他不顧私情,借省親之機果斷斬殺惡霸為民除害,此舉令當地百姓和各級衙門拍手稱快,生動詮釋了“法不徇私”的正義力量。
獲獎作品《清水傳家——魯西南的廉潔豐碑》,以魯西南抗日根據地創建者劉齊濱的生平為脈絡,通過“立誓做人民長工”“病榻拒食公家蛋羹”“退回特批養病口糧”“臨終囑以清水送別”四則動人故事,勾勒出共產黨人的廉潔家風。該作品導演郭翠麗說,曹縣有劉齊濱故居,他的故事在當地廣為人知,此次創作中,團隊又挖掘了一些細節豐富文本內容。
“曹縣對劉齊濱的故事已有不少表現形式。這次參賽,我們用講解員解說加視頻素材的形式剪輯。為還原人物形象和故事細節,我們走訪了劉齊濱的親屬,僅文本就反復修改7天才定稿,現場拍攝持續了兩天。”郭翠麗介紹。
舞臺劇《父老鄉親》聚焦一名基層干部的“初心蛻變”:主角“老關”原本是勤儉節約、不占群眾分毫的“關青天”,后來在權力中迷失,不顧黨紀超標換車、裝修辦公室,最終被撤銷黨內職務。而年輕的“王書記”用一個承載回憶的舊飯盒,幫“老關”重溫20多年前全心全意為百姓辦事的歲月,讓他在“關青天”與“官老爺”的身份對比中幡然醒悟,深刻詮釋了“黨員初心不可變,使命不可辱”的警示意義。
李保介紹:“這部舞臺劇目前已在基層鄉村演出近50場,觀眾觀演后普遍表示能受到教育。未來我們會繼續在基層鄉村演出,歡迎更多觀眾來看。”